33路巴士,這班車有很好的路線,它從氹仔,經跨海大橋,由新馬路經過,再轉向河邊新街,最後開向紅街市。我坐上車後,找了一位面目慈祥、和藹可親的婦人,當然是憑著一口破廣東話,說:「我熊嘿仁慕巷,邊度落車?」(以上是以廣東語發音),於是熱情的澳門人就告訴我們在水上街市站下車。嘿,找路就這麼簡單,呵呵。
在水上街市站下車,抬頭一看,對街有家二手書店,我的書癮犯了,只是沒什麼好書,只買了一本科幻小說10元,倒是書店老闆的普通話說的很好,人也很熱心,特別走出店門口,指著路告訴我,仁慕巷就在下一條巷子,同時也得到了一個資訊,說是蓮溪夜市好像沒了,不信邪,後來又問了別人,結果答案一樣,果真如此,也只好罷了。這次旅遊,發覺澳門人很熱心,問路從未吃過閉門羹,要發展觀光旅遊,就要先教育民眾這一點才行。
很輕易地找到了仁慕巷的「六記」,別看店面很小又不起眼,但是名聲很大,生意很好,它只在晚上才營業,據說很多港台藝人都來吃過呢,只因老闆的父親名叫李六,所以店名取為「六記」,這裡最有名的是竹昇面,乃是以竹竿子,用人的力氣有節奏地壓在面團上,讓面團慢慢地展開,成為彈牙的面條。

六記的菜單
老闆娘很熱心,推薦我們嚐嚐「炸鴛鴦」,也就是炸雲吞和米通鯪魚球雙併,的確好吃,這要讚一下老闆娘。

炸鴛鴦:炸雲吞和米通鯪魚球雙併
另外,點了這裡出名的雲吞竹昇面,最重要的是,第一次點「水蟹粥」,真是沒想到這麼好吃,這水蟹雖沒什麼肉,但是非常的清香,一口粥喝下去,滿嘴的蟹香,讓人著迷,最重要是它比官也街的誠昌便宜了一半,太值得了,第二天又在水坑尾街的「皇冠小食」喝了一碗,回家後,一直要求老婆試著煮它一次來嚐嚐呢。

招牌雲吞竹昇面
水蟹粥,好吃的不得了
吃飽了,問了老闆娘,得知蓮溪市集沒了,那只好隨便逛吧,我們沿河邊新街走,轉入有名的「十月初五日街」,有個電視劇以它為名呢,它只是小的巷子,街口有幾家小攤子,我發覺澳門這兒的街名都保留了原始的味道,也都代表了過去的一段時光,也記憶了這條街過去的生活,像水雞巷,賣草地街等等,名字都有趣的很。

一些有趣的街名
走到果欄街,只見榮記豆腐店已關門休息了,這些街巷都不怎麼亮,行人遊客很少,但是走到賣草地街後,燈火就十分通明,我們停下腳步想買個水果,但不好吃,也就沒買;走回議事亭前地,從大堂街經過時,看到了西灣安記,停下腳步買了一份「辣魚肉扒包」,還不錯吃,又在隔壁買了一小碗的牛什,旁邊就是小熊貓餐廳,但肚子飽飽,也就沒有吃。

大堂巷的六灣安記
辣魚扒包,不錯吃
夜色中的大堂巷
(後記:回來之後,一位香港來的同事告訴我說,水蟹乃過了交配期的公蟹,他說因縱慾過度,嘿,全身乾巴巴的,沒有什麼肉,不知是真是假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