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徒步澳門舊城區之一]


  傳說,有一艘漁船突遇狂風暴雨,危急關頭之際,有一位少女站了出來,下令風暴停止。風竟然止住,大海恢復了平靜,漁船平安地回到了海港。上岸後,少女朝「媽閣山」走去,忽然光環照耀,少女化做一縷青煙。後來,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,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。這座廟就叫「媽閣廟」。

  十六世紀時,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,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,居民誤以為指廟宇,答稱「媽閣」。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“MACAU”,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。


  「澳門歷史舊城區」這一帶,正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傳播的重要歷史見證,今天我要好好瞧瞧這個文化交流的結晶,不但用雙腳走過,而且用照相機記錄每一個畫面,那才算是不虛此行。


藍白相間的新港務局大樓

一早,坐上11路巴士,一車就到了媽祖閣,下車處的對街是一棟藍白相間的建築物,原來是新港務局大樓,這一點我很佩服澳門當局,老房子刷上亮麗的顏色,頓時成了很有標誌性的大樓。

 


媽祖廟前一片旗海

沿著馬路往前走兩步,就看見媽祖閣了,只見五顏六色的旗子隨風飄揚,廟前廣場搭了一個戯台,原來過兩天就是三月二十三,媽祖生日,這裡有一些粵劇的表演,只可惜時間不配合,我並沒留下觀賞。 

 
從廟後方的石階往上爬 

這媽祖閣,當地華人俗稱「媽閣廟」,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,從大門進入後,隨著石階往上爬,沿路有牌坊,幾間擺著巨香的神殿,路旁的大石寫著「覺路」兩大字,也有供奉著「石敢當」的小牌位,整個廟給我的感覺是古樸,廟雖小但不失大方。 



石壁上都是前人留的字


這兒的香很大,像小時點的蚊香

快十點了,走出媽祖閣,對面的「海事博物館」剛好開門,我們拿出博物館聯票進去,這裡共有二樓,展示了一些澳門從古至今的舟船及漁民的生活,也有一個小小的表演,媽祖如何救了漁民的故事,值得一看。


海事博物館,十點才開門


館內的電動模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