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徒步澳門舊城區之二]

離開海事博物館之前,向館員問了一下路,我們就沿著博物館旁的媽閣上街走去,這是一段小小的上坡路,兩旁是一些花園洋房,與澳門其他華人所居住的老舊房子不大相同。


一路走來,兩旁都是一些花園別墅


 

走了一段路後,左轉鮑公馬路,這是一段比較陡的上坡路,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「主教山小堂」,這個主教山小堂位於西望洋山上,是一座航海者向保護神祈禱的小教堂。 



這就是主教山小堂


教堂內很莊嚴

主教山小堂又稱「海崖聖母小堂」,教堂建築以高聳的門樓爲主體,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著聖母塑像,教堂前是一片寬廣平臺,豎立著一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,聖母雙手合十,貌甚慈祥,面臨大海。站在這個小廣場上,可以清楚地看整個南灣景色,旅遊塔矗立在南灣中,十分的好看。



教堂前可以看到南灣中的旅遊塔

離開了主教山小堂,沿西望洋斜巷慢步走,到了學校巷口,左轉亞婆井街,不遠就看到了一個小廣場,名曰「亞婆井前地」,果然那個深受葡萄牙人思念的亞婆井已是蕩然無存了,據資料: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“山泉”,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,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。澳門葡人有個民謠說:“喝了亞婆井水,忘不了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”可見亞婆井對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義。今天亞婆井前地一帶仍然保留許多西式建築,充滿了南歐風情。


西望洋斜巷的石壁很漂亮 

在亞婆井前地小坐了一會兒,走入對面的龍頭左巷,路旁一所破舊的宅第就是鄭家大屋,但整修中不對外開放,只得回過頭,順著高樓街走去,這條街很窄,但兩旁倒是很多小店舖,生氣昂然,這才是澳門居民的生活。


果然,亞婆井前地已沒有井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